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地区-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信息发布

摩崖石刻上的吉林市历史


    在吉林市区东南,距离市区大约10公里的丰满区朱雀山经济开发区阿什村松花江北岸紧临江边的悬崖上,有两处摩崖石刻,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什哈达摩崖。12月12日上午,记者对摩崖石刻进行了采访。

明朝建国之初,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首先于洪武八年(1375年)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辽东都司,并广设卫所。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又在黑龙江下游东岸(今俄罗斯境内)的特林,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主要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域地区。由于当地气候寒冷,不产粮食,居民主要以捕鱼打猎为生,而明朝驻军所需粮食,全靠辽东和中原地区供给。为了使供给得到有效的保障,明朝政府还在今吉林市区东南面的松花江边设置造船基地,称作船厂,专司建造运载官兵、粮草、赏赐品和贡品的船只,同时也把这里作为官兵、粮草的转运站,使这里成了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当时,这一举措直接推动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开发,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明成祖永乐至明宣宗宣德年间,主要由辽东都指挥使刘清领军在船厂主持造船事宜,并留下了两处重要的摩崖石刻。刘清是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任富峪卫(今河北省平泉县北)千户,因屡立战功,先后升任都指挥佥事、山西都指挥同知、陕西都指挥使。永乐十四年(1416年)因事获罪,被贬到辽东。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因戍边有功被起用,任辽东都指挥使,并受朝廷的派遣,率领数千军士和工匠到今吉林市的松花江一带设厂造船。摩崖石刻就记述了刘清在船厂造船的历史。

第一处石刻刻在松花江北岸绝壁中部较为突出的长方形青灰色花岗岩上,高出江岸约10米,虽历经风雨,字迹仍清晰可辨。石刻文字为3竖行阴刻楷书,中间一行大字为:“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右侧一行小字为“甲辰 丁卯 癸丑 □□”,后两字已难以辨识,有学者认为是“庙立”。左侧一行小字为“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记”,也有3 字难以释读。第二处石刻位于第一处石刻西侧40米左右的山崖下,水平位置略高于第一处石刻。石刻刻在一块平整的黄褐色花岗岩上,石面刻有上圆下方的碑形阴刻线,刻线中间高1.22米,宽0.62米。刻线内有7行竖刻文字,阴刻楷书,字大小不等,一般为4 到5 厘米。由于久经风雨剥蚀,花岗岩面风化较重,字迹多模糊不清,经过仔细考证,刻文为:“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洪熙元年领军至此,宣德七年领军至此。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根据这两处摩崖石刻的记载,人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刘清曾3次率军来船厂造船,及在山上修建、重建龙王庙的具体时间。第一次是永乐十八年,第二次是洪熙元年(1425年),第三次是宣德七年(1432年)。但每次来不一定只是一年,有时一次就四五年。第一处石刻落款“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是为纪念首次带兵造船而刻下的。对刘清和他领兵在松花江造船的事情,《明史·巫凯传》中有明确的记载:“帝尝遣使造舟松花江招诸部——造船役复兴,中官阮尧民,都指挥刘清等董之。”《辽东志》中也记载:“建州,东濒松花江,风土稍类开原。江上有河曰稳秃,深山多产松木。国朝征奴儿干,于此造船,乘流至海西,装载赏赉,浮江而下,直抵其地。”稳秃河即今温德河,在吉林市的西南郊汇入松花江,河口东距阿什哈达摩崖石刻约10公里。这些记载和摩崖石刻,都充分地说明了明代在松花江设立船厂造船的地点,就是今天的吉林市松花江一带。

阿什哈达摩崖是我省的一处重要的明代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经略东北的重要历史遗迹。1961年4月,阿什哈达摩崖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古迹,1983年,有关部门分别修建了“摩崖阁”和“阿什亭”,并在摩崖石刻旁边建立了吉林明清船厂历史陈列馆。2006 年5月,阿什哈达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阿什哈达摩崖已成为吉林市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了解吉林市的建立和发展历史。

图为阿什哈达摩崖第二处石刻及阿什亭。 李信 摄 本报记者 李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