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地区-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信息发布

走过六百年沧桑的明清老船厂

撰稿/ 陶彬 李娜

《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明。

彩帆画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畅游松花江,怎不能吟诗《松花江放船歌》,这首诗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末夏初,清朝圣祖皇帝玄烨游松花江所作。玄烨时年29岁。年轻的康熙皇帝亲临边陲,在惊涛骇浪中冒雨视察吉林水师、舰船,极大地鼓舞了东北军民反击沙俄侵略者的斗志,看见松花江沿岸的锦绣河山,北国风光,踌躇满志地即兴创作这首诗,从此世代被后人吟诵……

若不是历史的记载,经历了百转千回的洗礼,相信不会有人注意到明清时期名噪一时的老船厂旧址依旧存在。

依山傍水之处,蜿蜒的山路,青石绿苔围绕着红黑相间的古老建筑——明清两代船厂。

位于吉林市东南9公里处的松花江北岸山上,有两处摩崖文字碑,上面记载着明朝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造船运粮和两修龙王庙之事,这就是古称“船厂”的由来。

2006年阿什哈达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0年沧桑屹立不倒

两座摩崖石刻留下历史印记

为了追寻600年前有关造船历史的痕迹,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本报记者与省政协委员施立学老师驱车前往吉林市。

在美丽的吉林市踏寻明清两代造船业历史的影子。

沿着松花江江岸而行,忽见一处峭壁,我们停车,“这就是明代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施立学老师在多年前曾来过此处。

在如今看来,与其他山体,峭壁下建有一座名为“摩崖阁”的亭子,被护栏围起来的这块突出的石刻上,已经看不清字迹,亭子的铁栏杆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宣德摩崖铭文:“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洪熙元年领军至此,宣德七年领军至此,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显然,这日期后面的两个字已经无法辨认。

施立学告诉记者,这里就是被保护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阿什哈达”是满语,一山忽然分为二,意为“为断崖峭壁”,这个石刻透露着造船的人物和时间。

峭壁下有一个不大的院落,牌匾上的字样是阿什哈达明代造船厂遗址,院落中不远处,还能见到一个被保护起来的六角亭,名为“阿什亭”。牌子上的石刻内容:“甲辰、丁卯、癸丑,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大明永乐十九年岁次正月吉”等字样,有5个字漫漶无形。这是刘清立的第一块摩崖碑。

摩崖石刻,它与永宁寺碑、重建永宁寺碑等历史遗物一样,是研究东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亦是明朝经略东北疆域的有力见证。

转运物资和朝廷政令的重要工具

美丽富饶的吉林市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座“江城”繁衍生息。几百年前,这里地理位置环境优越,是东北地区水路交通的枢纽,且盛产松木。明朝政府为了建造运载军兵,粮食和贡品的船只,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闰四月,明朝政府在地处松花江之滨的吉林市设置造船基地,把吉林市当作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把这里作为官兵、粮草的转运站。明清时期,康熙曾赋诗《松花江放船歌》赞叹吉林市的人杰地灵以及大好的北国风光,其实那时的吉林名叫“船厂”。

吉林市是明清两代的船厂,若干年后岁月风霜的洗礼,古老的船厂的影子虽已淡淡远去,但印刻在江城人民心中那份历史铭记却始终是一个深深的烙印,现如今,屹立于吉林市江城广场上地标市建筑“摇橹人”的形象,不难解释,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造船的历史。

朱元璋四子朱棣以北方起家,极为重视北疆的安定,永乐元年(1403年),即派使臣前往奴儿干地区招抚女真各部酋长,“悉境来附”。为了保证中原和地方使的往来,特别是为了把前去建立奴儿干都司衙署的庞大出使队伍运至黑龙江口,明政府恢复和加强利用松花江、黑龙江水路与辽东陆路驿站,为了解决水路运输交通工具,遂在这条交通干线的枢纽松花江畔的吉林,设置“船厂”,以转达政令和转运物资。

明朝永乐七年(1409)闰四月,明朝政府为了保证东北与中原的信息沟通,在地处松花江之滨的吉林市设置成造船基地,即“船厂”,成为了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加强水路与陆路利用,并专司建造运载官兵、粮草和赏赐品、贡品的船只,以达到转运物资和朝廷政令的目的。

为何在吉林设立造船基地,源于南面通过旱路经过位于吉林南部的三方卫,不仅和辽东都司府和他正准备定都的北京相连,北面凭水路还可直达奴儿干都司,一旦发生战事,水路和陆路两路都可以调动军队补给,可以说,朱棣为了江山的稳固,此番举动可谓用心良苦。

省内唯一明代石刻资料记载

足以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

有碑文资料记载,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3行。第二碑位于第一碑西30米处,坐东向西。

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碑形刻线,中高122厘米,两侧高108厘米,上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正书竖刻文字7行。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部指挥使刘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 年)三次率军至此。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

《明实录》卷90载:“比进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儿干等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今各官还朝,而军士未还者五百人。”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了重要作用。为加强对摩崖石刻 的保护,1983年在第一碑处修建一阁,第二碑处修建一亭。

今摩崖遗迹前方设有陈列室,两块摩崖碑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内唯一的明代石刻,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