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地区-九台市其塔木烈士陵园-名人故事

姜春兰

姜兰春,九台县上河湾人,生于1915年12月。祖辈务农。他9岁起给地主放猪、扛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曾2次被抓当劳工。1947年九台解放,被选为上河湾区桦树村四屯屯长。l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初时在上河湾供销社做炊事员,后来当收购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起担任供销社副主任。

姜兰春从参加工作起,便热心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经常挑担下乡送货和登门收购。50年代中期以前,这一带山区的群众很少有人能识别药材,供销社里一般也不大收购各种中草药。有一次,姜兰春去县药材公司办事,人家让他报告一下预计收购药材的品种和数量,这可把他难住了,狠狠心,硬着头皮报了十几种,共有几百斤,可是对方根本不满足,问道:“你们那里可是山区呀,正是出药材的好地方么,咋才订这么点呢?”姜兰春无言以对。

在回家的路上,他反复地琢磨开了:是啊!人家都说山区出药材,难道这上河湾的山山岭岭偏偏就这样对不起当地乡亲? 难道眼前这一座座山上就不出产什么药材和土特产品?姜兰春暗暗下定了决心,为了使广大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为了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完成收购任务,他要去山上探宝,开发山区自然资源。

他向党支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和支持。于是,他开始行动了。连日来起早贪黑在山上四处奔波,由于认识不几种药材,又不太懂得药材采集知识,在那满山遍野的花花草草中,他转来转去所能找到的仅仅是那几种一般药材,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收获。他失败了。当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单位时,各种风言风语向他吹来:“药材可不是小事,不懂别硬充好汉,弄错了药死人,当不成模范,还得进法院。”“不能干的工作,硬要去干,碰了一鼻子灰吧I”也有好心人劝姜兰春,说:“算了,何必自讨苦吃呢!”

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姜兰春没有灰心。他总结吸收了上次的教训,又第2次上山了。这次他不管什么花呀、草呀的,一股脑地都采了回来,可是拿到中药铺里一对照,又傻眼了,其中没有一种是药材,全部是草。他老伴也开始埋怨了:“人家工作都干净利索的,谁象你弄得衣脏裤破的。

两次失败的打击,弄得老姜有点沉不住气了。供销社党支部书记及时来鼓励他:“老姜,别泄气。你不记得刚学收鬃尾毛皮时,也是啥都不懂,把坏皮子、假皮子都收进来了;现在你不是收皮子的‘行家’了吗?”老姜当即表示:“钉子碰在身上怕什么,最多不过是个窟窿!我一定要学会采药技术。”支部书记进一步启发说:“对呀!不过以后你要多依靠群众,问内行人学习才行,光一个人唱,是演不成好戏的。”

从此姜兰春逢人便问,四处打听,终于打听到姜家沟有位采过药的姜兴昌老大爷。姜兰春专程跑了15公里路,拜姜兴昌为师,学会了对22种药材的识别、采摘和药性知识。他特意跑到中药铺,找出这22种药材,制成标本,然后去到各处向群众宣传,动员人们去采集。在一次宣传中,一位老农笑他道:“这里山上出200多种药材,你只认识20来种就宣传上了。有啥宣传的?姜兰春听了这话,十分惭愧。不行!还得继续学。他又到处询问,向放牛的、放马的、放猪的打听。他又听说闰家沟的姜兰生懂得药材,便一口气跑20公里去向他请教。.后来,开中药铺的张敬斋告诉他,有本书叫《本草纲目》,里面啥药都有,若能找到它,几百种草药都能识全了。说来也巧.有人告诉他五台子张万昌家里有这本书,他立即跑了10多公里把书借来。

1956年夏天.人们常常可以看见姜兰春手捧着一本书:存此起彼伏的山岭上,仔细地端详着地上生长着的各种花呀草的。他时而端详草的叶脉,数着草叶的纹路,对照书面比量着叶的形状;时而摸摸草的根茎,或者把草连根拔起,仔细瞧个究竟;有时千脆把草根、草叶放人口中细细品尝。乡亲们非常奇怪:他一个收猪、收皮毛的收购员,怎么忽然学起神农尝百草来了?莫非他是想开中药铺,还是在寻找什么偏方?

几个月过去了。姜兰春与当地老农、老中医一起爬山越岭,勘查各种野生植物,终于找到了白毛根、两头尖、血见愁、山豆根、大黄等50多种生长在这里过去不为人识的药材。他的足迹踏遍了这一带大大小小17座山头,内心充满了喜悦。药材找到了,还要向群众宣传.动员群众去采集。他想出很多宣传的办法。他把各种药材都制成标本,标明它的药名、土名、用途、采集季节、收购价格、注意事项等。这些标本被放在生产队更房里、学校教室里;有时在路边街旁,也能看见老姜的身影,他拿根小棒,俨然一副老师的样子,指着每件标本,向围观的路人做讲解宣传。

标本放久了会发黄变色。姜兰春又把药草小心地栽种在花盆里。每逢3、6、9赶集日子,把100多盆药草当街一摆,煞是好看。他自己站在高地上,大声地念着自编的快板:“上河湾好地方,物资丰富山上藏,土产多,药材广,满山遍野药材长。有苍术,有大黄,生麻桔粳满山岗。防风赤介龙胆草,红花纲芯大量搞。”此外,他还利用黑板报、画廊、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时,姜兰春便来到他们中间,讲解交售农副土特产品的意义,国家的收购政策。一般农民都从老姜那里学到了识别几十种中草药的本领。老姜的汗水没有白流,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识到这是一条支援国家建设,增加个人收入的门路,纷纷上山去采集了。原来人们不识货,把药材当成柴禾砍.回家去烧火。这时候到了采药季节,每天都有2、3百人上山去采药。为了进一步搞好组织工作,姜兰春与各生产队干部研究,农忙时由牛倌、马倌、猪倌和小学生们坚持采药,农闲时组织能动员的劳力突击采集。仅红朵沟大队一年就动员了2000多个工上山采集,并和供销社签订了12000元的采集收购合同。逐渐在当地形成了“农忙小搞,农闲大搞,突击采集交售和常年不断的交售采集相结合”的新的生产办法。上河弯供销社收购的药材,从1956年的47种,到1959年猛增到82种,1962年又达到115种。从此,姜兰春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活财神”。

上河湾的红朵沟是山大沟穷,地少人多。人称“土地二五八(指人均耕地2.58亩),有吃没有花.牲畜少饲草,种地缺犁铧”,是个地地道道“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穷地方。1958年春天,姜兰春来这里收购农副产品,几天过去了,一点什么也没收上来。乡亲们实话实说:“老姜你就知道收购,你看这穷山沟,穷得叮当响,有啥收的”。

是啊,红朵沟确实穷,别的不说,马的饲草一项,每年就缺1.5万多公斤,就连种地必备的铧子、绳套等农具都没有齐全成套的。生产大队干部们研究再三,想向国家贷款,可又因为年年向国家借、年年还不上,都不好意屡再伸手了。老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这里的群众致富。他向党组织请求帮助红朵沟发展副业生产,得到组织支持,便满怀信心地又来到红朵沟。

可是,和乡亲们一交谈,姜兰春才发现,乡亲们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社员们说:“这个穷山沟有啥副业好搞,顶多上山砍担柴卖几角钱,没多大意思。”干部们说:“这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搞副业?石板上种花没个成。”可老姜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到山上四处转悠,发现积雪下面露出不少梢条,想起九队队员石有志曾经拿着自己编制的土篮子、粪箕子到供销社出售。于是有了主意。他去发动大家割梢条,编土篮子。可是有人说:“编那玩意儿能卖几个钱,没多大油水。”也有的人说:“人家编土篮子是在下雪前害口梢条,现在大雪封山了,咋割呀?”发动了几天,没有人动。老姜的一片好意竟然没人理会,让他伤心极了。第2天他向村里乡亲借了一把镰刀,自己上山去了,这年的雪特别大,平地上都能没膝盖,别说上山去干活,就是空手爬一会儿也会累出一身大汗。但是老姜全然顾不得劳累,来到山上.立鄙挥动镰刀割起梢条来。 此时,红朵沟党支部正在召开支委扩大会,讨论如何贯彻上级有关发展副业生产的指示,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体,困难摆了一大堆,能够采纳的办法没想出一条。正在这时,支部书记乐凤阳一抬头,猛然看见对面自雪皑皑的山坡上走下来—个人,渐渐地看清楚了,他肩上还挑着一担柴禾。老乐问道:“那是谁?”参加会议的人们把目光一齐投了过去;注视良久,不知是谁喊道:“那不是老姜吗?”当姜兰春满头大汗把梢条放在院子里时,支部书记老乐激动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乡亲们议论:拿人心比自心,老姜图个啥?咱们再坐着不动还象话吗? 咱们怕雪大,人家老姜就不怕? 当晚红朵沟各生产队都连夜召开社员会,发动上山割梢条。有了老萤做榜样,比说上多少话都管用。第2天就组织了300来人上山,只用了十几天功夫就割了3500多公斤梢条。

梢条割下来了,可红朵沟竟没有几个人会编制土篮的手艺。算来算去,仅有3个人会编,其中唯有石有志技术稍微高一些。但是,听人说石有志不愿把技术传授别人,不打算到生产队里去编。于是姜兰春三天两头去找石有志谈心?一起回忆旧社会如何受地主剥削,石有志生病如何被地主赶出门外这些事,石有志被感动了,同意到生产队里去教大家编制土篮子的技术。就这样红朵沟的副业生产轰轰烈烈地搞了起来。1961年全大队建立副业生产小组29个,到1962年又发展到45个。产品从最初的土篮子、蔗子,到后来的大筐、粪箕子、马套包、马箍嘴等等,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产品生产出来了,老姜又跑东跑西帮助联系销售,一方面把当地产的蘼子、土篮子、,大筐推销出去,同时把当地没有的柳罐、簸箕、笸罗等运进来充分调动了农民交售农副产品的积极性。

这期问,姜兰春又到黄花大队、桦树大队蹲点·帮助群众发展“三群(羊、猪、鸡)一园(果)”;经过2年工作,使当地羊、猪、鸡数量成倍增加.果园由1处发展到7处,果树由350株发展到一4300多株,造林80余亩。姜兰春就象一粒致富的种子,走到哪里就把致富的信息和门路带给那里的群众。

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姜兰春为革命工作辛勤操劳,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荣誉。1959年他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63年被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命名为省特等劳动模范。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出席全国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先后29,次被评为省、市、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姜兰春无愧于人们送给他的“老模范”的称号。他看到很多群众从90里地以外来供销社出售土特产、药材,很不方便,就建议改进收购方法,在山区增设收购网点。网点上技术人员不足、人手不够怎么办?他又利用业余肘间把站内的4名女同志培养成药材收购员,农忙时,他带领供销社其他收购员们挑担挎筐、走村串屯守挨门逐户登门收购。

一次,农民未洪诚背着10多公斤苍术来卖,收购员看了一眼,就拿出柜台里面先前收购的样品来,指着说:“苍术都是光腚的,你这些尽带着须,不合格。拿回家整干净了再来卖吧!”朱洪诚一听,急了;“我家离这30多里,回家整干净,那不把一天工搭在路上了”收购员说:“我们即使收下了,药材公司也不能要呀!”合格的收下,不合格的不要.这是收购员的职责,老朱无奈只好背着麻袋走了。可是他遇见了姜兰春。听他说完,老姜问:“你这是头一回吧?”朱洪诚说:“可不是吗,也不知咋整才算合格。”老姜把他领到后院,给他细致地讲解了苍术收购的标准,和他一起把背来的苍术加工成8公斤合格品,卖给了供销社。

当朱洪诚接过出售药材得到的钱时,激动地拉着姜兰春的手说:“老模范,你可真是为群众着想呀,不但把我的药收下了,还教了我这么多技术。”

还有一次,东江围子里农民王喜山挑了50多公斤苏子根来卖,姜兰春一看,这些苏子根虽然洗干净了,可是没有去掉须,不合格。但是他二话没说,找来供销社3名女同志帮着王喜山一起拾掇,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把全部苏子根修好,收下了。

对于这种作法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都这样‘加工’起来,咱们一天不用干别的了,你就让他们自己回去拾掇呗!”老姜说:“他们这是头一回,不是故意的,你教他一次,以后就合格了。咱收购员只收合格的,这只是做到了一半,要想一想怎样使乡亲们送来的土特产品都合格。”他为群众服务就是这样完全彻底,尽职尽责。

一般收购员都喜欢接待大宗价高货物的卖主。可姜兰春对谁都一视同仁。姜兰春从来不嫌麻烦,对小学生零星的药材,也都一一过秤。有人说:“算了吧,这又不是什么贵重药材,哪有那么多功夫应酬这些孩子!”可老姜却说:“药材便宜信义重啊!你叫大家采,可人家送来你又不收,人家会怎么想?你可别轻看了这些孩子,到农忙时还是我们的主力采药队员呢。再说,几分钱虽小,对家里困难的孩子来说能解决大问题呢,他们买个笔记本、铅笔、橡皮什么的,就不用犯难了。”

有位老猎户尹忠田,每每打下兽皮宁愿多走几里地,也要拿到上河湾供销社来卖给姜兰春。有时他把皮子往柜台上一摆,说:“你们验吧,等一会儿给我钱就行了。”老姜和他开玩笑说:“你不怕验错了?”尹大爷笑着说:“错不了,大爷信得着你了!”仅1961年、1962年2年,他一家就卖给上河湾供销社兽皮270多张。人们问尹大爷:“附近不是有供销社吗?何必跑这么远来上河湾?”尹大爷回答说:“姜兰春验皮子验得准.不压等,国家不吃亏,个人也不吃亏。”乡亲们的这些评价,不是对老姜工作的最大表扬吗!

姜兰春干工作一向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凡是交给他的工作,他一定想方设法干好。还是他当收购员不久,第一次赶着收来的生猪往县里送,上河湾离九台县城有55公里路,路上贪快,结果赶死了1头,赶坏了3头,平均每天猪掉秤14公斤,一下子赔了200多元。他难过极了,开始琢磨赶猪新方法。他想,人光着脚走路脚会起泡,穿上鞋能保护脚;猪平时不大活动,冷丁走远路咋能受得了呢? 于是他用废皮子、旧布当原料,照着猪蹄子缝了一些“猪鞋”。赶猪的时候,发现哪头猪的蹄子不好使了,就给他穿上“鞋”。结果还挺灵,往后他送猪一路掉秤降到每天平均2.5公斤。这事如今看来挺好笑,但就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也可看出老姜对工作的认真钻研的劲头。

姜兰春个人生活作风艰苦朴素。他享有很高的荣誉,但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1959年他去参加全国群英会之前,公社党委特意做出决定,拿出一笔钱给他做一件好一点的衣服,他揣着钱去了北京,开完会又揣着钱回来,并如数交给党委。他说:“穿啥衣服都一样,还是把这笔钱用在生产上吧!”短短一句话,却充分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和无私精神。

姜兰春1983年退休,1987年10月病故。他一生中心里总是装着上河湾的乡亲们,乡亲们又怎么能不想念他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