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地区-九台市其塔木烈士陵园-名人故事
徐鼐霖
徐鼐霖,原名立坤,字敬宜,一作敬一,又字镜岭,号憩园,吉林省九台县二道沟乡二道沟村二道沟屯(民国时属吉林省永吉县尚礼镇)人,生于清同治4年(1865年)9月22日,与成多禄、宋小濂被誉为清末民初“吉林三杰”之一的著名诗人。
徐氏,祖籍山东莱州府昌邑县石湾店村。先祖景和于乾隆59年(1794年)携家迁于吉林府永吉县尚礼镇,即今九台二道沟屯,世居至今。系亦耕亦读亦医世家。祖父存伦务农耕田,为人谦和,常施舍于乡里。其祖母齐氏性温柔,且乐观,菩故事,杂以歌谣。即使是非常劳累的晚上,也常唤子侄辈齐集于堂上,说古谈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父廷璇,自幼攻读,广通经史,后尤以汉医见长,是二遭沟屯一带有名中医,为人忠厚,以三指叩诊为生,医术益于乡里,因兼种牛痘出名,故一时妇孺乡人皆呼他徐三先生(兄弟中排行为三),而不名。其生母吕氏,系农家妇女,贤德勤劳。这些良好的环境与教养,对于鼐霖品格的形成和有志于诗书,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鼐霖弟兄2人,姐妹3人,在弟兄中居长。幼年丧父,从其伯父。伯父廷玺对他关怀备至,送入乡塾就读,每日归来,必查问课业,对其为人处事,都细细指点。鼐霖禀赋聪慧,且刻苦用功,学业优异,长进很快。光绪8年(1882年),年17,应郡试,名列前茅,取附贡生。同年,与其塔木成多禄、吉林宋小濂,同聚吉林,受业于顾肇熙门下。时顾肇熙正任吉林分巡道,是当时吉林少有的学者,广通文辞,精晓世理,思想豁达,并主崇文书院。该院位于吉林北山玉皇阁下,是一幢用板分隔着的二层小楼,四面环山绕岭,环境典雅幽静,古木苍苍、松涛阵阵,旦可高瞻远瞩,实为读书求知的圣地。对于文人墨窖雅兴之培养,犹是难得之佳境。在崇文书院里,徐鼐霖、成多禄、宋小濂或听授于课堂,或习书于廊壁,或吟咏于山壑,其学业、思想均有上进,襟怀得以开阔。同学中,鼐霖尤为刻苦,家境贫困,每逼难处,景况稍好一些的成多禄即慷慨资助,从不吝惜。这段同窗情谊,在后来徐鼐霖写的《简成竹山》一诗中,有充分表露。诗云:“少小论交已卅年,相期道义老为坚。盟海车签心如石,义薄云霄月在天。怜我家贫曾指园,羡君官好不名钱。绥阳妇孺知何似,召杜讴歌日万千。”这段文字里,就有他们同学之间真诚情谊及其本人奋斗精神的写照。
光绪20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徐鼐霖目睹其情,怜中华国土遭日军蹂躏,惜关东故地受洋人宰割,痛心疾首,已不能自已,便毅然投笔从戎。他离开故土,来到奉天(沈阳),在张作霖奉军中任职,后来又在地方千事。至光绪28年(1902年),先后任劳绩知县、黑龙江大赉厅通判、海伦直隶厅同知、在任候补知府。以后,任黑龙江筹防处参议、军政处处长兼第二路统领官、督都府参谋长、文案处会办、垦务局总办。光绪33年(1907年),任东三省总署礼科兼学科参事。宣统元年(1909年),任钦差大臣内文案一等秘书官。同年,因以筹防固边功赏加二品衔,升任黑龙江兴东兵备道。宣统2年(1910年),升任黑龙江民政使司民政使。同年4月,参加了中东铁路理事会,并主持吉(吉林)长(长春)铁路修筑的选线勘测工作。在选线勘测初期,原计划欲取道土们岭,经二道沟,直至饮马河。后因徐鼐霖家乡人士,怕毁田亩,请于他。他虑营城乃煤炭产地,矿业丰盛,下九台(今九台)亦粮豆集散中心,颇具重镇雏型。遂弃二道沟,取道于土们岭、营城、下九台,至饮马河,即今之铁路大观。宣统3年(1911年)11月2日,徐鼐霖代表清政府同日本领事小池签署了《中日安奉铁路国境通车的协约》。民国7年(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因皆徐姓被认为同族,关系密切,乃被聘为总统府顾问。时张作霖督东北,民国8年(1919年)10月23日,徐鼐霖受张作霖之命,接郭宗熙,出任吉林省长。民国9年(1920年)4月,徐鼐霖为改革吉林地方财政金融业,遂发行“永衡官帖”240箱。结果,触犯了吉林士绅利益,致使联名告他贪污。同时,徐鼐霖为减轻地方负担,削减军费开支,准备除掉军队,成立警察大队,欲军警同用。这事亦引起了在吉林军队中任职的熙洽不满,也暗中向张作霖告他“意在独立,兜大帅后路”。张于9月2日,罢去徐鼐霖吉林省长职,命吉林督军鲍贵卿兼省长,后又改齐耀珊接任省长。齐上任后,查明是士绅诬告,遂对士绅、商会、”庄行等采取措施,加以整顿和限制。此时,士绅叫苦不迭,方想起鼐霖之仁慈,又来求见,要求保护。鼐霖已无有办法,只好隐蔽不出。不久,张作霖亦明白真象,待徐鼐霖去奉天面张详碉情况时,张作霖让他再任吉林省长并兼督军,徐未应允。当徐鼐霖回吉林准备去京时,身为吉林军参谋长的熙洽带着夫人又来请见他,鼐霖鉴于其投机多变,遂与夫人回避不见。随后他卖掉在黑龙江省肇源县的土地千余垧,在北京紫禁城北之南锣鼓巷井儿胡同2号,买某侯爷宅院一处,三进院落,有房屋70余间,辟为憩园。意思是退出政界颐养天年。此时,他“聚图书于其中,日以吟啸,课子为乐”。其实,其心未静矣。他曾言:“从乡人之请出长吉林,意在泽被乡里。不料,愿与事违,未意厥施,即罢职还京。”民国31年(1942年),蒋介石想请徐鼐霖出,徐鼐霖未允。
徐鼐霖有彭寿(字毅伯)、容寿(字谦仲)、联寿(字慷叔)3子,志筠(北平韩氏)、向筠(永吉赵氏)、四筠(早卒,葬奉天太清宫地庄)、翠筠4女。元配夫人赵氏,继配夫人范氏、瓜尔佳氏、孙氏,侧室何氏、朱氏、元氏。徐鼐霖先祖于元致和元年(1328年)受泰定帝(孛儿只斤铁木真也孙铁木儿)加封徐偃王尊号;清宣统元年(1909年)12月5日至宣统3年(1911年)11月,徐鼐霖因升任乃花翎黑龙江兴东兵备道,清廷推恩褒其三世,加封其曾祖父俊德、祖父存伦、父廷璇为通奉大夫}后因鼐霖又升任黑龙江民政使司民政使,又被晋封为光禄大夫;其曾祖母于氏、祖母齐氏、母亲吕氏,亦被加封为一品夫人。霜霖堂弟立成(一名立中)妻吉林冯德新之女冯氏因贤孝守节,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于民国19年(1930年)4月,手书“竹孝松贞”碑一座,以荣之。
徐鼐霖居北京后,与他的吉林好友居住在北京马市桥南沟沿东的成多禄和居住在北京的宋小濂,及友人林琴南(林纾),柯凤孙、王树楠等结社吟诗。此间,与其有往来的即以卸中华民国大总统职的天津徐世昌,。每至津,必相过,情益亲会。”此外,便杜门谢客,专门从事著述。徐鼐霖诗词清丽,浅显易懂,情感豁达,讲究实用,重教育性,富有民歌风,且儿女情搀。如他在《吉林永吉徐氏宗谱》劝善诗《父母》篇中写道:“欲把父母数一回,天高地厚总难猜。我能数尽青丝发,惟有亲恩数不来。”又如:“一家内外尽相安,父母心头自喜欢。媳妇贤良儿孝顺,不清闲处也清闲。”徐鼐霖写此类诗之目的,在于“令小儿熟读,形之歌咏,培养性灵,以为入德之门”,而“雅俗所弗计也”。并将他写的十一篇五十首七言四句歌谣题作“憩园老人集”,以示后人,时年六十有四。徐鼐霖著述甚多,流传下来的有《憩园诗草》一卷,《吉林先哲题名记》,民国18年(1929年)修《吉林永吉徐氏宗谱》(徐世昌于民国19年1月作序,陈宝琛题笺)一函二册四卷十八篇,晚年任永吉县志总裁办事处总裁,主修本志,其中收录刻印了成多禄、宋小濂及徐鼐霖本人之大量诗稿,为“吉林三杰”作品之保留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徐鼐霖不仅精于诗文,也通于书法。吉林北山关帝庙正殿东侧翥鹤轩,曾有他的题联,写道:“图画本天成,试观四壁云山万家烟火;楼台从地起,且喜大江东去爽气西来。”从字面看,可以看出其挥洒、豪放之气,真一泻不可收也,其书法可想象之。其长子彭寿,受他影响较深,醋于书法,为当代北京书家。
徐鼐霖卒于民国33年(1944年)8月14目之北京住宅憩园,葬于北京西山,终年80岁。
徐鼐霖是从仕宦走过来的诗人,能在诗词、书法上有此成就,已是难得的了,且人品察正,廉洁不秽,又忧国忧民,实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