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边地区-延边历史博物馆-名人故事
杨林(1898-1936)
朝鲜族,原名金勋,曾用名杨宁、毕士弟,字志远。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1919年,在朝鲜平壤参加了“三一”运动,同年底,迁入中国吉林省通化县哈泥河,考入新兴武官学校学习军事。1920年5月到汪清县西大坡,在反日团体北路军政暑创办的士官养成所任教官,后任北路军政暑部队中队长,参加过1920年10月的青山里战斗。1921年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六期炮兵课学习。1924年讲武堂毕业后,于1925年赴广州,在黄埔军校历任集训处教官、第三期学生队上尉队长等职。先后参加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于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调任叶挺独立团三营营长,后又调回任黄埔军校中校技术主任教官。1927年8月受党的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到上海。不久受中央军委派遣到东北,在中共满洲省委主持军事工作。初期,以中共东满特委委员兼军委书记的身份到延边,积极领导东满地区各县委的军事工作,组织农民武装。期间编写出《东满游击队工作大纲》、《东满赤卫队工作大纲》等军事文献。1931年2月15日发布的《东满游击队工作大纲》,是东北抗日斗争中出现的第一部党的军事文献。1931年3月调回中共满洲省委任军委书记,领导全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4月,以省委巡视员身份到磐石地区,协助当地的党组织发动“四三”、“五七”反日农民起义,建立磐石工农义勇军。同年秋,受党中央指示调至江西中央苏区,任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参谋长。1934年1月,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中共中央北上抗日宣言发表后,调任中央红军大学军事教官。10月,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红军大学、彭湃学校、公略学校、特科学校等军事学校及干部队统一编成红色干部团,他任干部团参谋长。在长征路上,与团长陈赓一起率领干部团,突破艰难险阻,取得很大战果。特别是在夺取金沙江皎平渡口和攻占通安镇战斗中,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渡过金沙江后,与红军战士一起击退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土匪武装的堵截和追击,越过雪山,踏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于1935年10月终于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他被任命为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2月,红军横渡黄河天险进行东征,他奉命率领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一营作为渡河先锋迅速渡河,以保障主力部队的渡河。他扮成农民到黄河边的山头观察对岸敌军碉堡、地形、道路等,选定我军登船地点,确定船只往返时间和船栽人数等。20日晚10时,军委下达渡河命令。杨林指挥渡河先锋部队迅速击溃敌人,胜利突破黄河天险,而后继续指挥部队向贺家洼纵深挺进。主力部队其后顺利渡过黄河。他带领渡河先锋部队在攻占贺家洼珀,不幸在打扫战场时被飞弹击中胸部,光荣牺牲,时年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