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边地区-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名人故事

抗联二军军长---王德泰烈士

简历:

王德泰(1907年5月23日-1936年11月7日)辽宁营口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身抗日斗争洪流。同年秋,参加当地的“秋收斗争”,被选为延吉县反帝同盟组织部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参加延吉县抗日游击队,先后任游击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长等职务,成为延吉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33年参与指挥游击队作战50余次,重创敌军,延吉游击队也在战斗中发展到300余人,并开辟了五隅沟、石人沟、三道湾等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6月被选为中共东满特委委员,任军事部长。1934年3月,参与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任师政委。同年6月,又为中共东满特委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即与特委和独立师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在延吉、安图、汪清、敦化等地开辟了新的游击区。1935年3月下旬,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进行整编,改任师长。

1935年5月3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升任军长,所辖4个团,总兵力达1200余人。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继任军长,率部队主力向安图、敦化方向活动。1936年6月,抗联第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长。同时,被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他在指挥作战时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军事技术好,步枪、手枪、机枪都打得很准,一向身先士卒,勇猛顽强。1936年11月初,在临江、抚松交界的大阳岔把两连伪军包围,迫使敌人投降。尔后,率领抗联第二军第四师第一团、第二团三连和第六师一部,到抚松、临江边界的小汤河村召开二军干部会议,研究确定新的战斗部署。11月7日早7时,突然遭到600余敌人的袭击,他带领四师与六师的部分战士与敌激战。下午3时,在追歼逃敌时,不幸中弹牺牲。

故事:

王德泰同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先后担任过延吉县反帝同盟组织部长,延吉游击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长、大队政委,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委、师长,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等职。在党内曾任东满特委委员、东南满省委委员。他为实践东南满抗日武装力量的联合,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祖国的光复和人民的解放,他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把满腔热血洒在了白山的土地上。

王德泰又名王铭山。祖籍山东省莱州府,190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几岁的时候,因家乡闹灾,无以为生,父亲带领全家“闯关东”,辗转来到延吉县荼条沟落脚谋生。为了养家糊口,年仅十几岁的王德泰便和父亲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外出给人家打短工、烧木炭,象牛马一样在风雨中奔波。这一期间他接触了社会各阶层的民众,目睹了各族劳动人民的遭遇,尤其是亲眼见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朝领土的野蛮侵略和对两国人民的疯狂屠杀,激起了他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思想,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反抗旧社会的种子。

1930年春,延边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红五月斗争,王德泰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同盟”,从此,他就积极投入到反帝斗争的洪流中,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启迪,阶级觉悟不断提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吞了祖国东北的大好河山。地处东北边陲的延吉地区也陷入了兵燹战祸之中,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遭受了空前灾难。但是中华儿女不愿做亡国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王德泰决然投身于反日斗争中。同年秋,在中共东满特委的领导下,延吉、珲春、汪清、和龙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秋收斗争,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走狗”等口号,提出实行“三七”、“四六”减租的要求,王德泰自始至终地参加了党领导的这场斗争,并在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成为这次农民运动的骨干。根据他的表现和要求,不久,党组织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春,延边地区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春荒斗争。东满特委号召人民“夺取地主的粮食解决春季饥荒,夺取敌人武器来装备自己,清算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愤怒的群众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反对日本走狗”等口号,冲进地主家开仓分粮。在这场斗争中王德泰同志受党组织的委派,担任了延吉县反帝同盟组织部长。他以高昂的革命热忱同其他同志一起地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向群众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组织开展反日斗争。轰轰烈烈的春荒斗争进一步锻炼了人民,教育了人民,并为党领导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2年夏,东满地区反日斗争进入新阶段。为了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中共延吉县委派王德泰同志到三道湾作争取山林队“长江好”的工作。王德泰到三道湾“长江好”山林队后,取得了匪首的信任,担任文书,经过一个阶段的了解,感到这支队伍虽有较好的武器装备,但人员复杂,纪律涣散,要想改造好这支部队,使他们克服旧习气,走到抗日救国的行列里来确实不容易。王德泰同志并没有灰心,他利用各种机会,与队员们广泛接触,耐心地向队员们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救国的道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他们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应该枪口一致对外。在王德泰同志的启发教育下,一部分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年底,王德泰利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拉出20多人,到王隅沟根据地加入了延吉抗日游击队,为游击队增添了力量,成为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的一部分。

延吉县抗日游击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33年初,只有130多人,到1934年初,就增加到300多人,成为东满各县游击队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经常活动在依兰沟、王隅沟等游击根据地,寻机打击敌人。1933年2月,在三道湾抗击日伪军讨伐队,杀伤敌人数十名。接着又在王隅沟伏击日伪“讨伐队”,毙伤敌人20余名。3月,在烟集岗袭击伪军,打死8人,缴枪8支。4月,在吉青岭袭击伪军,毙伤敌人多名。5月,在石人沟东沟,伏击敌伪军“讨伐队”,杀伤敌人20余名。7月,游击队联合其他反日部队,袭击八道沟,打死伪自卫团长以下10余人。8月,又袭击新兴屯伪自卫团部,夺枪19支。9月,攻打了老头沟镇后,又在八道沟符岩洞南山与日军“讨伐队”交战,歼敌10余人。11月,游击队袭击南柳树河子,打死打伤敌人多名,缴枪20余支。12月,在三道湾抗日游击根据地,以百十余人的队伍,顶住了两千多敌人的进犯,给敌人以重创。在一年多的抗日游击斗争中,王德泰同志作战非常勇敢,在东满的广阔战场上,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逐渐显露出来,先后在游击队中任小队长、中队长,之后又担任大队参谋长、大队政委等职,担负起了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的重任。在此期间,为保卫抗日根据地,又出色地指挥了王隅沟保卫战。

1933年12月3日,满洲省委向东满特委发出指示信,信中要求特委以延吉、汪清、珲春、和龙四县现有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等二军独立师。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1934年3月下旬,中共东满特委在延吉县三道湾南张芝召开了特委和各县游击队干部会议,正式决定把延吉、和龙、汪清、珲春等县的游击队合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独立师下设四个团,王德泰任独立师政治委员。同年6月,王德泰同志被选为中共东满特委委员。

独立师成立后不久,日伪军加紧了对东满地区的“讨伐”,抗日游击队根据地不断遭到敌人的破坏,独立师的活动区域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独立师遵照中共满洲省委关于“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的指示,粉碎敌人对我东满地区的“讨伐”。决定兵分两路,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进攻,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王德泰同志率独立师二团和独立团为一路,向安图方向挺进。5月2日,王德泰指挥部队围攻了安图县大甸子,与敌激战4昼夜,攻入镇中,给敌人很大打击。7月,王德泰率独立师独立团再次向安图进军,并联合抗日义勇军向大甸子镇发动第二次进攻。王德泰指挥部队首先包围了驻守在大甸子的敌军,然后切断敌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连续围敌军11天,敌人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失去了战斗力,王德泰指挥部队乘势攻克大甸子镇,全歼该镇守敌。围攻大甸子战斗结束后,在二军独立师的倡仪下,在安图召开联席会议,于是十几支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与二师联合,组成了抗日联合军指挥部,兵力达一千多人,各路首领一致推举王德泰为联合军指挥部指挥,朱云光为副指挥。此后,独立师多次与抗日义勇军联合作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8月上旬,二军独立师二团和抗日义勇军联合攻打大沙河镇,毙伤伪军30余名,俘虏70余人,缴枪百余支及一批军需品。中旬,独立团又同抗日义勇军联合攻打安图县城,打死打伤日军15人,俘虏10余人,并迫使300余名伪军哗变,其中一部分人加入了人民革命军。在王德泰同志的领导下,在群众的支持下,二军独立师二团、独立团与抗日义勇军联合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基本控制了安图县车厂子、大甸子、太平沟等地区。并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反日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反日团体,开辟了安图、延吉、汪清、宁安、敦化、东宁等地的游击根据地。

日本侵略军为了消灭我东满抗日武装力量,于1934年冬开始,又一次向我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讨伐”。在军事上,实行占据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和对游击区实行分割包围的方针;在政治上瓦解我抗武装力量,破坏人民革命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建立的反日统一战线;在经济上,对人民革命实行严密的封锁,切断人民革命军同群众的联系和粮食供应。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为了保存实力伺机反攻,二军独立师主动撤出部分老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到新区开展武装斗争。自1934年秋到1935年3月,二军独立师同敌人战斗40余次,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敌人的冬季大“讨伐”。

1935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和二军独立师师部在汪清县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召开了人民革命军军政联席会议,魏拯民和王德泰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在总结了1934年党的政治工作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基础上,确定了1935年在坚持原有根据地的同时,再开辟绥芬、安图两块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分别向敦化、桦甸和东宁、宁安、穆棱方向活动。会议通过了《人民革命军政治工作条例》和《人民革命军战士待遇条例》。会后将二军独立师的师、团级干部进行了调整,王德泰同志任独立师师长。

独立师在王德泰的指挥下,各团分兵作战,主动出击,活跃在东满广大地区,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5月,王德泰组织领导了哈尔巴岭颠覆敌人列车的战斗。哈尔巴岭是长图铁路通过的一个地段,也是敌人从朝鲜通往东北的一条铁路干线,同时又是敌人侵略和掠夺我东北物资的一条重要交通线。5月1日,二军独立师一团来到哈尔巴岭决定在这里设伏,打破敌人的运输计划。当日晚,一团联合抗日义勇军的“天良”军、“平日”军、“王连长”、“刘营”、“明山好”等部,来到预先选好的地点,并向伏击地点的两翼派出警戒部队,阻击敌人可能派出的增援部队,其他人迅速扭松了连接路轨的螺栓。5月2日凌晨,伏击部队放过了敌人的验道装甲车后,战士们立即冲上铁道,卸下螺帽道钉,把铁轨撬到路旁。几分钟后,敌202次列车风驰电掣般地急驶而来,刹那间,整列火车翻倒在路旁,车厢中传出日本人的惨叫声。与此同时,我伏击部队立即向车尾部的警备车开火,护车的敌军也在拼命抵抗。经过激战,很快就把押车的敌人消灭了,其余的敌人弃车逃命。此役活捉日伪军政要员13人,并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敌伪报刊曾哀叹此次列车被颠覆是“京图线开车以来??敌人的反动气焰,扰乱了敌人在长图线的运输计划。在数月战斗中,二军独立师共毙伤日伪军600余人,90余名起义,缴获各种武器300余件,独立师的威望日益提高。

1935年5月30日,中共东满特委和独立师师部,根据满洲省委1934年10月20日关于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的要求,发表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正式成立宣言》,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正式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下辖四个团,一个游击队。同时,二军政治部发表了《告民众书》和《告各反日部队书》,号召人民群众和各抗日武装部队联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消灭日本侵略者q。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壮大东满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王德泰率领指战员积极宣传党的这一方针政策,动员各抗日武装联合起来,共同杀敌,粉碎敌人的“讨伐”。1935年6月,王德泰邀请抗日义勇军“海龙”,“九江”、“马团长”、“新胜军”“陈裕长”、“宋玉好”等部,于是,在安图县车厂子抗日根据地召开了联席会议,研究各部联合作战问题。同月,二军司令部发表了《为成立东满抗日联军指挥部致反日部队信》,信中提出在东满地区建立统一的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倡仪和四项原则:(一)不投降卖国、抗战到底;(二)不分党派、民族、宗教信仰,共同抗日;(三)没收日本及其走狗财产,充作抗日经费;(四)允许民众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武装自由,联合民众,共同救国。这一倡仪,受到了各抗日部队的拥护和赞民,而且也鼓舞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在这一时期,由于王德泰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增强了民族团结,大大地加强了抗日武装的作战力量。

同年8月,二军为了打通东南满抗日游击区的联系,根据中共东满特委和二军党委研究决定,王德泰委派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同志率领二军第二团的第二、第三两个连共150多人组成西征队。这次西征的目的是:建立辽吉两省边区地带的游击根据地;商讨筹备满洲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满洲人民政府和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等重大事项。他们从安图抗日游击根据地出发,经抚松向?江西进,开赴南满寻找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打通南满与东满的联系,实现两军联合作战,将东满和南满的游击区连成一片。9月3日李学忠率西征部队一路上历尽了艰辛,终于到达?江县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杨靖宇领导的一军会师。在那里,受到了杨靖宇等一军官兵和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和?江县那尔轰反日会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合欢迎大会,热烈欢迎二军西征队。9月17日,那尔轰根据地同心乡政府向一军和二军分别赠送了锈有“敬祝胜利”和“欢迎西征”的锦旗。10月4日,在那尔轰老龙岗西坡黑瞎子望于家沟一农民场院里召开了一、二军会晤式和军民联欢大会。参加大会的人民革命军指战员和当地群众一千多人,一军军长杨靖宇、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二师师长曹国安、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等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会上杨靖宇和李学忠分别发表了讲话,两军战士分别演出了文艺节目,并进行射击、投弹等项目的军事比赛。一、二军那尔轰会师,打破了东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包围的局面,使东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推动了东南满抗日救国斗争的发展。

李学忠率西征队出发后,王德泰则率一团指战员转战南北,继续活动在长图铁路线一带打击敌人。8月19日,一团联合抗日义勇军“海龙部”,在长图铁路南沟至亮兵台之间再次颠覆日军开往朝鲜的291次列车,烧毁机车和车厢,缴获大批棉布、大米、糖、烟草等物资。9月23日,一团在蛟河县二道河至黄松甸之间又接连颠覆敌人从长春开往朝鲜清津的国际列车及增援的三列火车。

1936年1月,为了团结友军协同作战和充分发挥部队的作战能力,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共同商讨两军联合作战等有关事宜,王德泰和李学忠带领一部分青年义勇军自安图抗日根据地出发,到达宁安县镜泊湖抗日游击区,与周保中领导的五军军部会师。两军领导人联合召开了党委特别会议,研究了东满党组织和二、五军的整顿及两军的活动区域等问题。在会上,李学忠汇报了一、二军领导人在那尔轰会晤的情况,会议就今后的军事方针和行动策略作了研究部署。会议决定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扩编两个师,下辖六个团,继续由王德泰担任军长,并调五军二师参谋长陈翰章到二军二师任参谋长,决定二军的一师在安图、敦化、桦甸、抚松、穆棱等地区活动,二师大部与五军一起活动。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进了南满、东满、吉东地区的党组织和军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宁安会议结束后,王德泰率队到穆棱县与魏拯民会师南下,到达安图县游击区。3月上旬,在安图县迷魂阵地区,王德泰和魏拯民主持召开了二军团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的号召,按照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委,下辖三个师,全军2000余人。会议决定一师在安图、敦化、桦甸一带开展活动;二师留在宁安、穆棱、东宁一带,与五军配合作战;三师南下抚松、临江、长白一带,开辟南满游击区。4月初,王德泰、魏拯民率一师进入桦甸县东部大蒲柴河镇附近。大蒲柴河位于桦甸、敦化、安图三县交界处,敌人设据点派重兵把守,控制了大片地区,使我军行动十分不利。王德泰和魏拯民共同分析了敌情,认为攻打大蒲柴河镇,既可消灭该镇守敌,又可调动盘踞在敦化县城的敌人赶来增援,决定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伏击增援敌军,然后消灭大蒲柴河的守敌,扩大游击区。4月6日,解放大蒲柴河的战斗打响了,敦化县城敌人接到消息后,派出了由日伪军组成的增援部队,急急忙忙地向大蒲柴河增援。王德泰得知敌人出动的情报后,将部队埋伏在寒葱沟口和北大坡道西。次日9时,敌人大队人马全部进入我伏击阵地。我军埋设的土地雷在敌群中接二连三地开了花,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紧接着,王德泰率队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敌人死伤惨重,剩下的残兵败将狼狈地向马号方向溃逃。我主力部队又乘胜回师直捣大蒲柴河镇敌据点,一举拿下了镇东口敌哨所和小街西等哨所,除伪大队长带几个亲信跑掉外,其余全部被俘。大蒲柴河战斗一结束,我一师主力挥师南下,转入抚松、临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936年上半年,二军在王德泰的指挥下,活跃在敦化、桦甸、抚松、临江、长白等广大地区,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消灭了大批敌人,部队也有了很大发展。1936年7月,东南满省委及抗联一、二军高级领导干部会议在金川河里根据地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东南满党的组织建设及其它工作安排;抗联一、二军合编为第一路军和组建总司令部;东满和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东南满省委问题。会议决定杨靖宇任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王德泰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并被选为东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联一路军的编成,实现了东南满抗日武装力量的大联合。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后不久,王德泰和魏拯民便率二、四、六三个师的兵力,按照河里会议的部署,转战抚松、长白、临江等县开展游击战,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接连打了几十个胜仗,重创敌人锐气,牵制了敌人兵力,策应了一军的西征部队。8月17日,抗日联军以六师为主力,联合“吴义成”、“万顺”、“岳团”、“青山好”、“双胜”等反日山林队2000余人,向抚松县城发动突然攻击,一举攻占了东山炮台,并控制了小南门外一带,但是,由于城里的内应发生变故,加之一部分义勇军和山林队临战时优柔寡断,甚至有退却现象,致使我军未能攻进县城,激战两昼夜,相持不下。为避免损失,王德泰率部主动撤出阵地,并在撤退途中,将追击之敌引入我伏击阵地,将其全歼。攻打抚松县城的战斗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进一步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更加有力地配合了一军西征。11月间,王德泰率二军军部和四师一部轻取了大阳岔伪警察所,仅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迫使敌人解除了武装,乖乖地举手投降。此役缴获机枪两挺、步枪150余支、子弹15箱和大批军用物资。

大阳岔战斗后,王德泰率四师主力部队和六师一部共计200多人的队伍来到松树镇小汤河村一带(该村现位于白山市三岔子区松村镇大安村)。他们来到这里一方面向群众宣传抗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连续作战和长途奔袭,部队减员很多,至此,指战员们要在这里进行休整。是月下旬,王德泰正在小汤河村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如何粉碎敌人冬季“讨伐”的战斗部署问题。由于驻地封锁不严密,走漏了消息,我军驻扎在小汤河村宿营一事被敌人发觉。他们立即调集了抚松县、临江县等地伪军及骑兵第七团一部共计600余人,连夜向我军驻地小汤河村包抄过来。太阳刚出山,敌人开始向我军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时,驻守在阎王鼻子高地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跑来报告:“讨伐队上来了,已占领了阎王鼻子山头”。听了哨兵的报告后,有的人慌了,提出要撤退(因为地形对我军很不利)。王德泰根据报告的情况详细的分析了敌情,沉稳地说:“情况出人意料,大家不要慌,要沉住气,据我判断,这股敌人主要目的就是有计划地朝着我们来的,如果我们撤退了,这里的老百姓就要遭受很大损失,所以我们不能撤退!我们要保护好老百姓安全转移。再说,敌人采取了突袭的办法,并抢占了有利地形,我们现在处境又十分危险,要想冲出敌人的防线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在这里坚持战斗,狠狠教训一下敌人。”经王德泰这样一说,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决心与敌人战斗到底。于是,王德泰果断地下达了战斗命令:命令郎得白连长带领该连战士从草爬子沟侧翼迂回到敌后,采取前后夹击的办法打击敌人;其余人员坚守南山阵地,顶住敌人的正面进攻,行动越快越好。王德泰部署完毕,各部队奉命分头行动。担任坚守高地的战士快速奔上南山。

这时,敌人也已占领了阎王鼻子高地和长脖子沟,正朝我军坚守的南山高地扑来。9时许,战斗打??良的武器,一窝蜂地向我军冲过来,企图一举将我军歼灭,而我抗联战士自出师以来,士气高昂,满怀民族仇恨,正憋足了劲要给敌人一个痛击。两兵交手,构成了一场浴血恶战。顿时,山坳里机枪声、爆炸声、喊杀声震憾整个山谷,阵地上火光闪烁,硝烟弥漫,我军组成机枪火力网,把敌人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没有被打死的敌人,一个个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抱着脑袋往回逃窜,就这样,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但是,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甘心失败,他们又组织了一次强大的攻势,杀向我军阵地前沿,我抗联战士在指挥员的带领下给予敌人猛烈还击,子弹呼啸着飞向敌人,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然而敌人还是不顾一切地冲上来。战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艰苦异常。阵地前沿敌人死伤无数,我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这时,我军的一名机枪射手中弹牺牲,狡猾的敌人乘机又冲上来,在这危急时刻,原八团政委金山浩立即冲上去,拿过机枪继续向敌人扫射,也不幸中弹牺牲。眼见战友们倒在敌人枪弹下,王德泰不顾个人安危,怒不可遏地端起机枪向敌人猛烈还击。战友的牺牲,也激怒了抗联战士们,将全部火力射向敌人。此时,郎得白率领该连迂回成功,在敌人背后发起突然袭击,正面部队也趁势发起了冲击。倾刻之间,敌人的又一次进攻被我英勇的抗联战士打下去了。敌人在我两面夹击之下,伤亡惨重,纷纷弃枪向南溃逃。战斗从早上打响一直持续到午后两点多钟,然而,就在我军即将胜利的时刻,抗联一路军副总指挥兼二军军长王德泰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这次战斗我军以少胜多,打死60多名敌人,打伤10余人,俘虏数十人,并缴获许多战利品,但是,我抗联部队却失去一位卓越的指挥员和领导者。

王德泰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但是,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1982年10月23日,白山市人民政府在王德泰同志的殉国地为烈士修建了墓碑,烈士墓前纪念碑上镌刻着“抗联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将军之墓”。王德泰将军墓,位于江源县松树镇大安村西北羊脸山上。时期为1936年。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德泰(1908年—1936年)祖籍山东,少时迁居延边。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任延吉县反帝同盟部部长,1933年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政委、军长、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等职。1936年八月在与日伪军战斗中牺牲于大安村小汤河,当时掩埋于此。1959年修茸、立碑,1982年重修。现占地600平方米,周有铁栏,正中为石砌水泥面的墓丘,直径,高均3米。前有高3.3米,厚0.23米,宽0.8米墓碑一座,正面镌刻“抗日联军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将军之墓”背面书烈士生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