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地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名人故事

于德泉和他的“于老仓库”

  1948年,于德泉来到了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吉林化工厂。这位奔波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

  65岁的老头还能干什么活儿?大家都没把这个干巴老头放在眼里。领导给了他一台和他一样老的刨床。于德泉挺乐,尽管这台机器已破烂不堪。他把刨床全部拆开,修理、装配、刷油,不到一个月,一台闪光的刨床投入了使用。

  这老头真棒!工友们对他刮目相看了。

  于德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看到厂区散落着许多可用的材料,无人管理,觉得很心疼,便主动找到领导,要求调到仓库工作。这样,1952年,于德泉来到厂材料仓库。每天天刚放亮,于德全顾不上自己年老体弱,到处去捡那些废旧的零件和被人扔掉的破铜烂铁,有时竟然忘记了吃饭。

  库里装不下了,他就用捡来的板头钉了一个木板库,支上一张床住到了里面。日复一日地捡,年复一年地修,他的木板库有点摸样了,整齐的物架上,摆满了修好的机件。有一次,两个车间先后出事故停了产,一下子就从这里找到急需的160个零件,使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在他的库存登记上,有这样一组数据:补好麻袋5000条,和泥用的麻刀4000斤,回收废铁80吨,修复各种部件1600件,铜质闸门60个,水暖器材100件,舌钳10个,回收铜料1.5吨,铅料1吨。从此,人们缺啥少啥,许多东西在这都可以找到,人们开始离不开它了。一些小伙子还把这个仓库和主人合在一起,起了个名字:“于老仓库”。

  “于老仓库”并不是平常意义上单纯的物品保管地,这个特殊的仓库已形成了“回收、加工、利用”一条龙的功能。于德泉在做好日常物品收发的同时,先是把一些人看来的无用之物,当作是金宝银宝,看到就往回搬,乐此不倦,然后利用自己的钳工技术,对捡回的废料、废部件进行重新加工,将废料变成可利用的材料,将废部件经过修理,变成能够重新使用的部件。如当时使用的不锈钢考克阀门,每个价值在200到250元左右。于德泉把回收的旧阀门经过研磨处理,仍然可以当新的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于德泉共修复阀门10余个。部件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就把其中值钱的东西抠出来,如捡回的铅皮电线,他把电线中的铅一点一点地割下来,把报废电动机内的铜刮下来,之后化成稀有金属。有资料记载,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于德泉就回收铅518公斤,回收紫铜4100公斤。

  1955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蓝图极大地鼓舞了于德泉,他制定了个人规划:利用一年时间,靠回收利用再给国家积累1万元财富。为实现自己的诺言,他干的更起劲了,不但按时完成了规划,而且是超双倍完成,一年中他给工厂积累了价值21107元的财富,其中包括各种螺丝815公斤,水暖材料2100件,紫铜22公斤,铅518公斤,高压水阀22个,其它水阀236个,等等。

  “于老仓库”和于德泉一起出了名,他连续三次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5年3月27日,于德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生产者一起,在怀仁堂里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事后他逢人便讲:“见到了毛主席,我多少年的希望达到了,就是人太多,没跟他老人家说上话。我还要争取,我要向毛主席汇报我的工作!”遗憾的是,当时已经73岁的老人没有等到这一天。但于德泉和他的“于老仓库”留下的精神,人们则永远不会忘记,它将与吉化同在!

   ( 晏苏君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