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地区-农安古塔-信息发布

史料传说

 

两汉时期,农安曾为夫余国都城,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战争。南宋名将岳飞率兵北进抗金时,在誓师会上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李大钊也有“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诗句,使农安遐迩闻名。

黄龙府的名字,来源于神话故事。传说,天显元年(926)七月,辽王耶律阿保机征战渤海国(今宁安东京城)回来,病死在扶余国行宫。这天乌云密布,在一阵暴风骤雨里,下来一条金光耀眼的黄龙,降落在行宫里。

此后,人们传说,辽太祖是黄龙的化身,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据史料载: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 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有名的农安古塔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该塔用砖砌成,八角13层,高33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至今已有千年,仍矗立在古城农安。明朝末年,此处是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实行“招民实边”政策,放荒招垦时,关内来此耕种的流民日渐增多,光绪八年(1882年),设立民署,属长春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式设农安县。清朝建立后,在东北设置盛京、宁古塔、瑷辉三将军,管理东北三省,蒙古族居地则由清廷的理藩院直接管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尔罗斯前旗招民兴垦以后,关内流民不断涌入, 大都来自山东省的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多因当地旱涝灾害频繁,为了谋求生存,到关外来垦荒。那时,没有火车,闯关东的流民,只能推着车子,载着干粮和衣物;有的挑筐、背篓,里边装着孩子,徒步行走。他们不畏艰险,背井离乡,来到荒无人烟的蒙古族草原,开荒种地,搭房盖屋,繁衍生息,成为黄龙府的开拓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0